Reader's Digest

Digest your Internet

Archive for the 'Hardware' Category

移动硬盘保养绝招

1、如果你的硬盘盒子是50元以下的,尤其是标着IBM字样的,请赶快换掉这个盒子。这种盒子早期还可以,自从03年起生产的质量就不可忍受了,很多的故障都发生在这种盒子上,如果您还爱惜你的硬盘,请换掉它。   2、移动硬盘分区不要超过2个,供电充足时分区数量和使用效果无关。只是分区的数量多了在接通时,卷标的弹出会很慢。   3、使用200元以下盒子的移动硬盘最好都不要插在机器上长期工作,移动硬盘是用来临时交换数据的,不是一个本地硬盘。相比于笔记本内置的,移动硬盘里面的笔记本硬盘时刻都工作在恶劣的环境(移动硬盘里面的硬盘工作环境恶劣不仅仅指温度,还有恶劣的供电状况, 简陋电路接出来的ide接口。)下,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时间。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盘下载资料等,然后copy到移动硬盘上,而不是挂在机器上整夜下载。这个说法等于给在usb1.1接口copy海量数据宣判死刑,如果要大量copy数据赶紧加个usb2.0卡吧。对于现在常见的金属移动硬盘盒,它的工作温度比内置的可爽多了。内置硬盘出问题更麻烦,所以我都是直接下载到移动硬盘的分区中,然后在分类备份。   4、不要给移动硬盘整理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分区里面的数据都copy出来,再copy回去。外置硬盘通过一个usb接口和主机连接,如果同时数据上行和下行,速度会很低,而整理磁盘碎片的过程就是就是数据的频繁上行下行,由于速度慢,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 还不如copy出来再copy 回去。1394也是一个道理。   5、移动硬盘认不出或者copy会断线如何解决?(供电不足是其一大原因)   (1)不使用usb加长线,这种线的质量一般不太好,会使usb数据同步出错,使移动硬盘不能正常工作。不使用机箱上的前置usb接口,原因同前。尽量把移动硬盘插在原本的usb口上。   (2)淘汰你的劣质usb硬盘盒,更换劣质的数据线为带屏蔽层的优质usb线(就是比较好的盒子带的线)。   (3)usb接口兼容性不佳,非intel芯片组的主板有时候有usb兼容性差的问题,但是现在正在销售的主流芯片组里几乎只有nforce2了,传说新的bios和usb驱动改善了nforce2的usb兼容性,但是实践证明改善很有限。彻底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只有购买一个pci的usb2.0卡,其他参见6。   6、如何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   (1)购买比较好的usb移动硬盘盒。   (2)购买4200转的笔记本硬盘做移动硬盘。不要买5400转的。不要相信硬盘上面标的电流值,那没有参考价值。 实践证明 hitachi 的4200转诸型号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不买富士通或者东芝的,因为在大陆没有正式的渠道商。一般也不买st的,因为ST的硬盘一般都是5400的,尽管电流值标的是0.47A。   (3)购买笔记本电脑时,考虑一下一下usb口的供电能力。 已经证明usb接口供电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 ; sony V505 ; IBM R40之前的几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sb供电能力差,多见于日韩系轻薄机。 我最赞赏的就是IBM X31的usb口,不管移动硬盘(哪怕是5400转的);外置combo一律通吃,其供电能力不亚于一般台机。 如果购买pci的usb2.0卡,要挑有4针辅助供电口的;如果购买笔记本用的pc卡usb2.0转接卡,要挑带一个变压器辅助供电的,好歹也要有带一个ps2辅助供电线的。   (4)移动硬盘盒子自身也有辅助供电线的,好盒子直接给一个变压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sb的供电线,供电不足时当然要插上,即使usb口足够带动硬盘,如果不是短时间工作,建议也插上,usb接口的供电总是很勉强的。   7、千万不要混用供电线!   某个盒子的线就只给某个盒子用,某张pc卡的供电线只能给那个型号的卡用。   供电线的接口电压定义各有不同,乱插轻则烧盒子,重则烧硬盘。   8、如何让移动硬盘跑得更快?   copy大的文件肯定比细碎的小文件有效率,下面的的数据都是针对大文件copy的。   (1)usb1.1 必须升级为usb2.0。台机有pci的usb2.0卡, 笔记本有pc卡的usb2.0卡。买卡时不能贪便宜,100元以下的笔记本卡,50元以下的台机卡都不要买。   (2)硬盘的型号要新一点,一般02年起生产的盘都有跑到15M/s+的能力。   (3)usb接口 : 首先供电要足。控制芯片 以NEC或者INTEL ICH4/5南桥带的为佳, 其次ALI ,最次VIA。不过这些芯片其实都有15M/S的能力,还要看pcb板的设计和做工。   (4)盒子要好。芯片的选择 ISD300 >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专业评测人员教你:如何测试MP3音质综述

  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的MP3播放器品种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来越实惠。也越来越多的MP3进入了用户的口袋。可以说是MP3随身听丰富了个人的世界,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欣赏美妙音乐。作为随身听,MP3的最终目的是还原真实的音乐。作为音响爱好者,自然是容易分辨音质的好坏,而一般的用户,是否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日常使用的MP3随身听的音质是优是劣?下面,笔者就教教大家怎么样测试MP3音质。 评测标准   在评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音质”这个名词,一般笼统的解释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评判某音频产品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还有一些术语: 一、音质:音质是评价音响器材最基本、最广泛的评价术语。 二、音色:声音会像光线一样有颜色的,音色愈暖声愈软,音色愈冷声越硬。音色可以用”美””高贵”等字眼来形容。 三、音场感:这项包括音场的形状、前后位置,高度、宽度、深度等项。 四、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间隔清楚程度。 五、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通常说的声音发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 六、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七、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讲,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结像力好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音像的立体感。 八、解析力:音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 九、整体平衡性:主要是指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合理的高、中低量感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又立体感,临场感强。 评测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好在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耳塞或耳机(在下面的文章中,所有的耳塞或是头戴式耳机等,都统称为耳机)。好的耳机可以直接反映MP3音质的优劣。说到耳机,不禁想牢骚一番。因为笔者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发现一些比较可悲的现象:起码有70%以上的MP3随身听用户一直都在使用原配的耳机。而这些原配耳机,基本上音质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深海塞尔MX300之流,素质也好不了哪去。使得再好的MP3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我们国民的音乐欣赏能力正在下降?还是忽略了音乐的表现力?笔者建议,在购买MP3随身听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选择一副优秀的耳机,这样搭配MP3才能得到更好的音响效果。笔者平时用来试音的耳机比较多,有SONY MDR-E888,SONY MDR-E575,SONY MDR-E565,AIWA HP-X705,AIWA V743,STAR 001A等,但最常用的还是细腻的MDR-E888、高解析力的001A和平衡的X705。   准备好耳机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音乐来测试。拿出自己熟悉的CD碟,用EAC和LAME将碟中音乐转成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或是用MEDIAPLAYER 9转成192KBPS的WMA格式文件,建议是使用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来说,MP3这种编码格式都优于WMA。在CD试音碟方面,要求找些录音技术较好,音域宽广,或者是在某一频段有优越的表现的音乐。笔者推荐使用《HIFI 四季》、《炎黄第一鼓》、蔡琴《民歌》或者其他名牌的试音碟如惠威、柏林之声等等。   根据评测的基本原则,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对某一样产品的优劣作出判断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评测MP3的音质。除非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听音经验,心目中已经有了判断音质好坏的标准。所以,在评测时最好是能准备一台比所要评测的MP3音质要更好的机器,譬如CD机,用来与MP3作直接比较,这样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也能明显比较出两者的差别。笔者在痛失SONY EJ01之后,只能用SONY SJ01和PANASONIC CT570这两台音质较为不错的CD随身听来作为评测参考。 评测方法   当准备工作和评测工具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测试MP3音质了。但具体怎么样操作呢?对于新手,可以先选某一首歌曲,先在CD机中先认真仔细地反复聆听,直到自己认为已经比较熟悉其中的各个频段和细节的表现时,再用同一副耳机,聆听用MP3播放的效果。在聆听的同时再分析MP3出来的声音与CD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里。譬如低音,两者中哪一方更浓厚,更有气势;高音哪个表现更清亮或是朦胧。中频人声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低音是最容易分辨的,其次是高音,再次是中频和各个频段的细节;还有场感,音色等等的表现。   试完一曲之后,心中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这时可以再用上述的方法听听其他的歌曲。试完了之后,对CD机和MP3的音质表现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大致可以分辨优劣了。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耳机来评测,也许会是另一种景致。如果想更娴熟地评测MP3音质,还得再对各种音乐多听、多想、多对比。   上面所说的音质评测完全是主观方面的,因为每个人的听觉和听音习惯都不尽相同,所以,只是主观评测,还不能达到评测的标准,必须有客观的或者直接数据表现,才能判定其音质的好坏。但是,作一个客观的评测,并不像主观评测那么随便简单,它除了需要精密的设备和处理能力强的计算机系统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笔者之前在做MP3横向评测时,也就采用了极为客观的测试方法。其主要思想是用MP3播放15-20KHZ的平直频率,再经过设备的处理最后在计算机上采集到播放时的频率曲线,得出直观的频率表现图。这张图表可以直接反映出MP3在播放时对频率的还原能力,从而可以直接评判其音质的优劣。   只有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时,才能正确评判音频产品音质部分的优劣。限于条件,也就只能在主观方面多下工夫了。 总结   有许多的消费者认为,便宜的MP3就不会有好的音质,价钱越高,其音质就会越好。其实不然,并不是说价钱便宜的MP3就没有好音质。笔者也试过在低廉的MP3中遇见不少音质表现优越的产品。所以,在音质评测过程中,先要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逻辑。每一次的音质评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许每一个评测过程,你都能发现音乐中新的东西。在评测过程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发现丰富的音乐内涵。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坏道让人伤心硬盘缺陷探秘

     硬盘是目前PC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同时硬盘是PC系统中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硬盘出现故障怎么办呢?如果还在质保期内,当然是尽量找到销售商要求保修。但现在大多数IDE硬盘质保期只有一年,而大多数用户都希望一个硬盘能使用三年以上。如果质保期过后硬盘出了故障,就得考虑更换或对它进行修理。   笔者这几年来一直从事硬盘维修工作,经常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查阅过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研究使用过多种专业的硬盘修复工具,成功修复了近万个硬盘。在这里,笔者与读者探讨一些硬盘缺陷及其修复原理,同时介绍并解释一些专业修复硬盘软件中常用到的概念。但笔者暂不探讨在各种操作系统下硬盘中的数据结构问题及数据恢复问题,而是直接探讨硬盘本身的缺陷问题。   一、缺陷的分类   如果经检测发现某个硬盘不能完全正常工作,则称这个硬盘是“有缺陷的硬盘”(Defect Hard Disk)。   根据维修经验,笔者将硬盘的缺陷分为六大类   ①坏扇区(Bad sector),也称缺陷扇区(Defect sector)   ②磁道伺服缺陷(Track Servo defect)   ③磁头组件缺陷(Heads assembly defect)   ④系统信息错乱(Service information destruction)   ⑤电子线路缺陷(The board of electronics defect)   ⑥综合性能缺陷(Complex reliability defect)   1.坏扇区(也称缺陷扇区)   指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一般表现为:高级格式化后发现有“坏簇(Bad 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检查发现有“B”标记;或用某些检测工具发现有“扇区错误提示”等。   一般每个扇区可以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字节不正常,该扇区就属于缺陷扇区。每个扇区除了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外,另外还记录有一些信息:标志信息、校验码、地址信息等,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不正常都导致该扇区出现缺陷。   多数专业检测软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都有类似的错误信息提示,常见的扇区缺陷主要有几种情况: ①校验错误(ECC uncorrectable errors,又称ECC错误)。系统每次在往扇区中写数据的同时,都根据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生成一个校验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并将这个校验码记录在该扇区的信息区内。以后从这个扇区读取数据时,都会同时读取其校检码,并对数据重新运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与校检码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这个扇区正常,存放的数据正确有效;如果不一致,则认为该扇区出错,这就是校验错误。这是硬盘最主要的缺陷类型。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硬盘写功能不正常、校验码的算法差异。   ②IDNF错误(sector ID not found),即扇区标志出错,造成系统在需要读写时找不到相应的扇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参数错乱,导致内部地址转换错乱,系统找不到指定扇区;也有可能是某个扇区记录的标志信息出错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辨别扇区。   ③AMNF错误(Address Mark Not Found),即地址信息出错。一般是由于某个扇区记录的地址信息出错,系统在对它访问时发现其地址信息与系统编排的信息不一致。   ④坏块标记错误(Bad block mark)。某些软件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扇区强行写上坏块标记,让系统不使用这些扇区。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一定是硬盘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这些坏块标记却不容易。   2.磁道伺服缺陷   现在的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定位及辨别正确编号的物理磁道。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一般表现为,分区过程非正常中断;格式化过程无法完成;用检测工具检测时,中途退出或死机,等等。   3.磁头组件缺陷   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包括磁头磨损、磁头接触面脏、磁头摆臂变形、音圈受损、磁铁移位等。一般表现为通电后,磁头动作发出的声音明显不正常,硬盘无法被系统BIOS检测到;无法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发现从前到后都分布有大量的坏簇,等等。   4.系统信息错乱   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一般表现为,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如某些系列硬盘的常见问题:美钻二代系列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马达停转;Fujitsu MPG系列在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却检测不到;火球系列,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Western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