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Digest

Digest your Internet

Archive for the 'Hardware' Category

电脑维修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 周围的环境; 2、 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 软件环境; 4、 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1、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2、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3、 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 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离法 是将可能防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 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 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 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 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想让XP开机进度条一闪而过吗?

有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xp在启动的时候太慢,那个进度条有的时候需要走三圈,更有甚者需要走上七、八圈。关于这个问题,我尝试了很多遍,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私藏。写出来大家share。 1,用windows xp安装光盘按照常规方式安装好xp。 2,第一次进入系统时先不要安装任何驱动程序。 3,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属性-〉高级-〉错误报告,选中“禁用错误报告”和“但在发生严重错误是提醒我”。 4,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属性-〉高级-〉启动和故障恢复的设置(也就是第三个设置)-〉编辑,再弹出的记事本中将第二行的 “timeout=30”改为“timeout=0”。保存并关闭。然后将“系统失败”里面的三个选项全部去掉。再将写入调试信息改为“无”。 5,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属性-〉系统还原,选中“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 6,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属性-〉远程,取消所有选项前面的“√”。 7,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ide ata/atapi控制器,分别打开“主要ide通道”和“次要ide通道” 中的“高级设置”选项卡,并把所有没有被占用的ide通道由原来的“自动检测”改为“无”。 8,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依次打开-〉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在右面窗口分别将automatic updates,help and support, messenger,print spooler,remote registry,task scheduler六项不常用的服务关闭。但是如果你的机器上安装了打印机、手柄,或者需要 用电脑来发传真,请不要关闭print spooler服务,否则以上硬件和功能将无法使用。 9,以上步骤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并按照芯片组-〉dx9-〉显卡-〉声卡-〉其他设备,的顺序依次安装驱动程序。最好每次都要重起。 10,当安装好驱动程序和常用的软件以后对c盘进行碎片整理,在进行碎片整理之前可是删除c盘没用的文件,例如一些壁纸,帮助文件什么的 。一些搞定后点击开始-〉运行,运行“msconfig”,在boot选项卡中去掉不希望随系统启动的一些程序。 以上就是我每次重装系统必须要做的优化。主要的目的就是关闭一些根本用不到功能来释放系统资源。我觉得主要影响进度条快慢的步骤是4、7、8、9步,其他的步骤只要是对系统作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必要的优化。我在很多的机器上都实验过。其中配置最低的c1.2也是一闪就过!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的!如果你加了/q的参数的话,在添加/删除程序的列表中就只有你安装的补丁的名称,不能卸载。上面提到的sp2的补丁将不在现实,这是sp2补丁的特性!同时,如果你点选查看“显示所有文件”,在windows文件夹中也看不到那些蓝色的备份文件夹了! 还有,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都曾经安过什么什么补丁,windows文件夹中有以补丁编号命名的文本文档,记录了安装信息! 我觉得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整个的升级很快!推荐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朋友使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CPU

       CPU是电脑中很重要的配件,是一台电脑的心脏。同时它也是集成度很高的配件,可靠性较高,正常使用时故障率并不高。但是倘若安装或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与cpu有关的故障是比较好判断的。cpu出现问题时,一般的情况是无法开机,系统没有任何反应,即按下电源开关,机箱喇叭无任何鸣叫声,显示器无任何显示。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就应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与cpu有关了。cpu故障的处理思路如下:   1.cpu是否被烧毁、压坏   打开机箱检查,取下风扇,拿出cpu然后用肉眼检查cpu是否有被烧毁、压坏的痕迹。现在采用的封装cpu,其核心(如pⅲ铜矿、amd的毒龙、雷鸟)十分娇嫩,在安装风扇时,稍不注意,便很容易被压坏。cpu损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针脚折断。现在无论是毒龙/雷鸟/还是pⅲ/p4,采用的都是socket架构。cpu通过针脚直接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尽管号称是“零插拔力”插槽,但如果插槽质量不好,cpu插入时的阻力还是很大,大家在拆卸或者安装时应注意保持cpu的平衡,尤其安装前要注意检查针脚是否有弯曲,不要一味地用蛮力压或拔,否则就有可能折断cpu针脚。   2.风扇运行是否正常   cpu运行是否正常与cpu风扇关系很大。风扇一旦出故障,则很可能导致cpu因温度过高而被烧坏。平时使用时,我们不应忽视对cpu风扇的保养。比如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风扇的润滑油容易失效,导致运行噪音大,甚至风扇坏掉,这时我们就应该将风扇拆下清理并加油。   3.cpu安装是否正确   注意检查cpu是否插入到位,尤其是对采用slot1插槽的cpu(如pⅱ及老pⅲ),安装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现在的cpu都有定位措施,但仍要检查cpu插座的固定杆是否固定到位。   4.跳线、电压设置是否正确   尤其是在采用硬跳线的老主板上,稍不注意就可能将cpu的有关参数设置错误。因此在安装cpu前,我们应细心阅读主板说明书,认真检查主板跳线是否正常并与cpu匹配。当然现在大多数主板都能自动识别cpu的类型,然后把cpu的外频、倍频及电压,设置项改为“auto”跳线设置。   5.借助debug卡   debug卡通过读取80h地址内的post code,并经译码器译码,最后由数码管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debug卡上显示的十六进制代码判断出问题的部件是不是cpu了,而不用仅依靠计算机主板那几声单调的警告声来粗略判断硬件错误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